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祁硕森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动态】北京荣宝斋祁硕森教授专访

2022-07-27 00:00:00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
A-A+

​  专访视频

  著名学者、于右任研究专家祁硕森教授在荣宝斋350周年之际应北京荣宝斋邀请进行现场专访!

  简介

  祁硕森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副教授

  西京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陕西近代书法研究所所长

  中国北朝碑刻研究中心副主任

  陕西省于右任书法学会常务副会长

  作序

  祁硕森教授为荣宝斋出版社即将出版的《居心无物-于右任书法精品集》作序。

  人类文明的进步是由一代代勇于探索,甘愿奉献的人们创造与推动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领域无不如此。对于文化艺术的发展,不仅要有创造者,还需要有推动者。没有创造者,就没有艺术,没有推动者,则艺术将无法传承与弘扬。

  350年前,诞于老北京琉璃厂的“松竹斋”,即今日“荣宝斋”前身,是公元1672年延续至今中华民族文化艺术领域强有力的推动者。一个百年老店已足以令人称奇,荣宝斋历经350载的风霜雨雪,踔厉奋发,传薪火,铸品牌,时至今日,仍然站立于中国文化艺术品推动的最前沿。正如总裁赵东先生所言“荣宝人坚持寓学术于经营”的理念,始终以学术厚度,推动艺术创作,树立从“高原”走向“高峰”精神,扬“黄钟”弃“瓦釜”,尊重学术,去伪存真,持守“藏必精品”的原则,凡350载,不改前贤“诚信为本,荣名为宝”的古训,引领艺术品行大道,守正业,以口碑的力量在社会各界获得“民间故宫”的美誉,经过荣宝人一代代的努力,荣宝斋这一“金字招牌”已成为中华文明的标志性符号。

  是集《居心无物―于右任书法精品集》从选题到遴选、编辑,正是本着“寓学术于经营”的理念,站在学术的高度上,将近代以来在中国书法史上取得重要成就,做出重大贡献的书坛巨匠于右任先生的书法作品隆重推向社会,以飨藏界专家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

  从于右任青年“报国志”的理想,中年“平天下”的奋斗史,到晚年“存博爱心肠”的襟怀,对照其青壮年“尚武”精神的楷书,中年高迈超逸的行书,和晚年圆融虚涵的草书,其外在形式与内在精神无不契合。钟嵘日:“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言于外。”诗如此,书亦如此。书法是书法家有感于时代的精神产物,也是书法家在时代环境下胸怀、阅历、学养、境界等综合修养的物化凝结。

  于右任是将魏晋以来兴起以秀美为主要特征的帖学与明末清初以来兴起以壮美为主要特征的碑学进行融合而最为卓越的书家,他的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之儒道佛思想紧密相扣,从而由技进道,使他所创立的碑学书风打上了中国哲学思想的深刻烙印,在不同年龄,不同境遇,不同文化思想影响下表现出不同的书写状态和书写境界。由于儒道佛思想在其人生经历中不断转化,并受时代现实的客观影响,使其在书法表现上逐渐发生了相应的风格转化与精神追求。

  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一定是卓越的思想家,这种思想导致艺术家形成独特的艺术思想,它是从艺术家所处的时代、社会等文化背景中诞生出来的。诞于清末的于右任将目光锁定在康有为所提出“千年以来,未有集北碑南帖之成者”这一历史遗留问题上,总结清代碑学实践的得失,对这一历史文化课题进行了毕生的探索和研究。他敢于肩负历史使命,努力寻找路径予以解决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他对书法领域里最为重要的、最能代表书法完整性的三大书体,即楷书、行书、草书,分阶段地从广度、深度、高度上做了比较完美的解答,这就是他所创立的碑体楷书、碑体行书、碑体草书艺术。这三种书体风格的创立,不仅与他逐步形成的书法史观有关,同时与他早年满怀“报国志”的儒家“平天下”思想,中年理想受挫而无奈“退隐”的道家“遗世独立”思想和晚年羁留台岛而寻求“解脱”的佛家“五蕴皆空”思想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于右任对碑学或书法史的贡献,不单单是将历代碑与帖从技法上进行形而下融合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他站在中国哲学的审美高度上,结合时代、文化大背景将碑学与帖学中所蕴含的审美思想进行了形而上的有机融合。

  于右任在晚清碑学运动的觉醒中,终于将清人最后所理想的碑与帖必须走融合之路的这一夙愿变为现实。这种融合所取得的成功不仅挽救了“极意北碑”而导致过于偏颇的清代碑学,而且为其从技法与观念上打开了广阔的通道,同时也使元明以来盛行“台阁”“官阁”而渐趋式微的帖学获得了重生。这种融合所孕育出的“碑体楷书”“碑体行书”“碑体草书”艺术,不仅可以与中国书法高峰期“魏晋书风”相颉颃,同时也为中国大书法文化走向互生互长的阴阳平衡做出了绝好的范式。

  帖学是以阴柔为其主要审美特征的秀美之风取胜,早在魏晋时期二王树起了这一领域的高峰,继之的隋唐宋元诸家始终未能脱出这一藩篱,也无出其右者;碑学则是以阳刚为其主要审美特征的壮美之风称雄。时至近代的于右任以革新家的思想,以成功的实践打通了二者之间的限阈,他熔帖铸碑,裒多益寡,将清末深陷僵局的碑学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树起了一座高大的碑学高峰。

  一阴一阳谓之道,中国古代哲学的阴阳之道,揭示了宇宙间普遍存在的基本规律。阴阳一分为二,合二而一,二者既对立又统一,但必须始终保持平衡性。只有阴阳平衡,方可互生互长。中国书法中以阴柔为其审美特征的帖学和以阳刚为其审美特征的碑学,同样是这种阴阳互生互长的辩证关系。元明之后中国书法为何渐趋式微?清末碑学为何大兴而终未走向巅峰?即是二者依存关系的失衡,甚至趋于极端化导致最终陷入困境。

  于右任碑骨帖韵的书法现象,就是二者相互融合,合二为一的实践成果。他的这种书学之路,不仅成就了碑学,同时也激活了帖学。他是北碑南帖之集大成者,是史无前例的,是划时代的。

  最后援引清代翰林、著名书法家蓝云屏观于右任书苏东坡《后赤壁赋》跋为本文结语:“史游作急就章开草书之先声,厥后,皇象、索靖、杜操、崔瑷皆善此体,钟元常、张伯英因而变之,遂成今草。羲、献继起,草书尤精绝,暨张颠、怀素、郑虔一变而入野逸派,虽各别其便于简牍,节时省力一也。吾友右任学长,从事此道阅三十余寒暑,穷年孜孜苦搜、精研,集草书之大成,所制标准草书订正符号,朗若列眉,嘉惠后学,居功甚伟。先生天资过人,书入神品,合张、钟、王为一体,兼章、今、狂之三长。乞书者得其片楮,珍为拱璧。观此书《后赤壁赋》,字字生动,笔笔遒劲,较之苏东坡、祝枝山所书殆有过之。”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祁硕森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